close

去年冬天,一位名為班傑明艾倫(Dr. Benjamin Allen) 的學者,因為主張澳洲應該將過多的野狗變成商用肉品出口販售至東南亞,而引發了一場不小的論戰。他原本預定在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野生動物永續使用論壇上,發表"以丁格犬肉作為外銷東南亞之產品 - 具潛力的市場機會與文化的兩難"為題的演說,其演說主旨希望引發關於出口肉品的可能性,與解決目前動物浪費問題的討論,但因話題過於敏感,引發了群眾的憤怒,導致將近6500人聯署抗議,所以即使入場門票在論壇正式開始的日期之前就已經售罄,還是不得不取消。除此之外,艾倫博士也面臨了社群媒體上大肆的攻擊,因此亦不願於此公開論壇上發表任何言論。


然而,這個議題的提出也間接提醒了眾人,或許澳洲袋鼠肉外銷產業的成功,也可被視作未來犬肉產品出口的正面參考範本。

 

度容丁格犬收容所(Durong Dingo Sanctuary) 的主人Simon Stretton也是發起聯署抗議請願書的一員,他畢生致力於丁格犬的保護與拯救工作,因此他認為將澳洲的狗變成商業化的可販售肉品是一個非常冒犯且具侮辱性的行為。Stretton先生有一塊土地位於南貝納區(South Burnett)中的西金格羅伊鎮(Kingaroy),那裡豢養著十八隻丁格犬,同時也是學術研究者經常作研究調查時喜愛造訪的機構。"艾倫先生聲稱他自己是一個愛丁格犬的人,但是我不相信。" Stretton先生道。"其實這個議題根本就不應該被討論,很多人跟我一樣,認為以丁格犬作為人類的食物來源是一件非常不尊重動物的事情。"

 

話雖如此,但是艾倫博士真的有建議屠殺像在Stretton先生的土地上那些丁格犬作為肉品販售到亞洲市場嗎?

據調查統計,2015年,澳洲民眾所繳納的稅金中,有超過1500萬的金額被使用在昆士蘭鄉村地區與其他部分區域的野狗控制與屠殺的相關事務上頭。在昆士蘭,"野狗"泛指純種丁格犬、混種丁格犬以及生活在野外的家犬。然而,國際上被研究者們所定義的"野狗"則是指生活在野外的澳洲犬。因為野狗具有攻擊牛隻與羊群的行為,對其他生物與產業造成一定的威脅性,所以農業局每年得花費約6000萬,屠殺多達15,000隻野狗,然後將其頭骨交予當地理事會(農會)。而民眾亦可上繳野狗的頭顱以獲取到賞金,不過在多數的情況下,野狗們被屠殺後,其屍身往往被任意棄置在樹叢間,任其腐爛。有些農業局會要求如Warwick man Gary Jackson先生等專業屠狗業者上繳狗的全屍。Jackson先生經常會在農場裡頭花上幾天的時間以獵捕那些會虐待其他野生動物的野狗。促使他進行這項行動的起因,來自於過去曾經親眼目睹的那些怵目驚心的畫面。他曾經看過野狗攻擊羊駝,將其身體的後端完全撕裂的殘忍場面;也曾目睹綿羊們因為野犬的暴力襲擊,導致其肚子活生生地被撕扯開來,腸子全部從體內被掀翻出來,最後綿羊們只能躺在草地上虛弱地等待死亡。雖然Jackson先生為了保護其他野生生物而持續進行著獵捕野狗的行動,但他對於食用澳洲狗肉以及販售狗肉至國際市場還是抱持著反對的意見。"無論如何,我絕對不會吃澳洲的野狗。"他說。"你可以想像食用一隻死掉的袋鼠嗎?我是一個愛狗人士,所以我不認為讓狗肉變成可供販售的食用肉品是一個好主意。"Jackson先生表示,屠狗人士宰殺犬隻的基礎設備與專業能力目前尚未達到理想的標準,而也是犬肉產業目前面臨的主要障礙。相對的,袋鼠肉產業目前則是已經克服了這些障礙,根據聯邦農業部的調查,每年有超過4000頓的袋鼠肉自澳洲出口。從事袋鼠肉產業的員工超過4000名,而且袋鼠皮現在正逐漸變成市面上流行的皮革,其受歡迎程度也逐漸趕上牛皮與羊皮。全澳只有3%的袋鼠被用作食用肉品與皮革製品來源,因此這個製造系統在聯邦政府的認定下,是一個具有永續性的存在。

 

如果道德問題可以突破,過剩的丁格犬或者野犬的肉品出口亦不失為解決澳洲野犬過剩問題的好方法。只是基於狗狗們是人類永遠的好朋友,反對的聲浪恐怕短時間內是不會削減的,這個市場的開拓恐怕還要等好一段時間才能開始吧!

 

 

(翻譯、改寫自News Mail網站)

https://www.news-mail.com.au/news/experts-idea-feed-aussie-dog-meat-asians/3078231/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剝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